快捷导航
气溶胶传播防范措施,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?澎湃消息,2 月 8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,提到了一个新冠病毒传播的新名词:气溶胶传播。
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听过,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?是不是随空气传播?还能不能开窗通风?大家的疑问,丁香医生一一解答。
什么是气溶胶
简单地说,气溶胶是一些在空气中悬浮的超小颗粒,这些颗粒还可能引发疾病
要了解气溶胶传播,有必要先解释下空气传播。
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。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,人们发现到在说话、咳嗽或者喷嚏时,可以检测到亚微米、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。
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的加深,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(aerosol)的广义概念:指悬浮在气体(如空气)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(直径 0.001~100 微米)。
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?
要重视,但不必恐慌。
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,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,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。
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撰文表示,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,通常大于 10 微米、50 微米以上的最多,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。
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(半径小于 0.1 微米),重量轻,主要分布在高空(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),它们会随风飘走,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。另外,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,又有电荷,病毒很容易被破坏,存活度不高。
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,在实际生活中,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,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。
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、皮肤的病毒,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。这样的病毒量,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。
气溶胶存在于空气里
还能开窗通风吗?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,能开窗通风。
要减少悬浮的气溶胶的影响,适当的通风措施是必要的。例如在建设医疗设施时,往往采用上进下出方式,替换房间内的污染空气。
但需要注意,气溶胶是有可能随空气流动的,由于气流方向不当,可导致污染气溶胶流向干净的区域。
如果有居家隔离者,必须单间隔离,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,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。
同时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,以免引起湍流,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。
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,尤其要当心气溶胶不通风的环境中,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。
比如,患者乘坐电梯后,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,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,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,传染风险会增加。
所以,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,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。
此外,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沿中央空调系统、下水道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,不同房间内空气会交叉流动,容易造成交叉污染。
这类中央空调一般用于商场、机场、体育馆、礼堂、影剧院等场所,所以在疫情期间要停用。
为防止下水道的气溶胶传播,需及时给地漏加水,形成有效的堵塞,以免气溶胶逆行进入室内。防臭地漏可有效避免气溶胶逆行。

那么还有什么措施能预防气溶胶传播
关于这点,上海的发布会给了 7 个建议,做到「七个要」:
一要取消一切人员聚集活动,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来访;
二要常开窗,多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;
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:对门把手、桌椅、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 75% 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;
四要讲个人卫生: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、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,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;
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: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,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;就餐时,公筷分餐,快进食,少说话,相互交流不宜近,避免握手和拥抱,拱手微笑讲礼仪;
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: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,准确报告实情、主动接受隔离;需要居家隔离、观察的,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,条件有限的,要分房间居住,单间隔离,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;
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,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全力配合治疗。
本文经由 西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连亨宁苏州市立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李勇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周密审核
参考文献:

[1]Tang JW, Li Y, Eames I, Chan PKS, Ridgway GL.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 and control of ventilation in healthcare premises.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. 2006;64(2):100-14.

[2]Jones RM, Brosseau LM.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. J Occup Environ Med. 2015;57(5):501-8.

[3]Tellier R, Li Y, Cowling BJ, Tang JW. Recogni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: a commentary. BMC Infectious Diseases. 2019;19(1):101.


举报 使用道具
| 回复

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-2-9 13:08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

  • 抖音直播推流码最新获取方法抖音直播推流码最新获取方法
  • 最新抖音探房视频拍摄教程最新抖音探房视频拍摄教程
  • 网站超级VIP,尊享会员免费下载特权网站超级VIP,尊享会员免费下载特权
  • 微信裂变营销系统重磅上线,助力微信营销!微信裂变营销系统重磅上线,助力微信营销!
  • 五款实用的微信裂变营销软件五款实用的微信裂变营销软件

热门排行

会员推荐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
微信论坛|微信运营|超级VIP|标签云|注册声明|Sitemap|( 浙ICP备14044344号

GMT+8, 2024-11-19 03:23 , Processed in 0.068401 second(s), 34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