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几年投资什么资产最能保值?我们要想资产保值,就要知道什么产品保值能力强,哪些产品抵御通胀能力弱。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,通过历年统计局公布的通胀率来估算,1万块钱在1999年的购买力大约等于2019年的3.3倍,也就是说20年前1块钱能买3个的东西,现在只能买到1个,比如肉包子。
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(1980-2016年) 过去几十年,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.5万亿元,扩张到2017年年底的167.7万亿,同期GDP从1.89万亿元增长至82.7万亿元,M2/GDP的比值从79.4%上升至202.8%。新增财富无法消耗存量货币,是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。
除了货币还有什么资产价格会下跌?
一言以蔽之,一切增值速度赶不上货币速度的非货币资产都会下跌。货币的时间价值赶不上通胀,股票、基金等的收益率赶不上通胀,或者商品的增加值赶不上通胀的话,都会贬值。
所以说,投资是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,在保值的同时别忘了增值,否则你保值的速度不够快,就相当于贬值了。
说到贬值,个人认为得分两种:常见的货币贬值和商品内在价值的贬值。
货币贬值上面已经说了,整体看本币一直处于下跌周期,尤其是2008-2010年这段时间。在这短短的两三年中,M1和M2增速都创出了98年以来新高。
而内在价值的贬值,就比较复杂了。刚刚说了通胀会引起货币购买力下降,物价上涨,不过这终究只是相对的现象,也就是说因为价格上涨了,导致购买力相对贬值。
而内在价值在贬值,会使得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,所以表现出来就是本币的购买力并没有变化。
如果你不太明白的话,想想咱身边的手机就知道了,以前好几千买个小灵通,现在1000块就能买大屏智能机。是因为手机的附加值降低了吗?还是手机供不应求?都不是。因为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了,使得手机零部件的内在价值相对减少了。
一方面,劳动生产率的提高,是商品内在价值贬值的根本原因。假设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生产100件玩具,每件玩具价值1元,那么总价值就是100元。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,10小时可生产120件商品,那么每件玩具单位价值则下降到0.83元。单位时间内生产的越多,商品的单位价值就越低。
公式是:新商品价格=原来价格/(1+劳动生产率提高率)。
也就是说,如果劳动生产率无限提高,理论上该商品的价值将趋近于零,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,只能是无限趋近于零,比如缝衣针、钥匙串等这些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商品。
另一方面,是商品本身的附加值真正的减少了,比如自行车。以前二八大杠可是娶媳妇的三大件,干部下乡,出门摆脸都靠它了。可是现在呢?共享单车跟垃圾一样废弃在大街上,普通几百块的自行车也不用担心小偷光顾,这是因为货币贬值吗?并不是,是因为自行车对于现在消费者来说,其附加值或者说意义已经很小了,它已经从原来大户人家标配变成了现在最低级的代步工具。当然了,市场上也有一些昂贵的山地车,公路车等,这些就另当别论了。
那有没有在通胀背景下“升值”的商品呢?也有。
因为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,要求越来越高,而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必定会增加产品附加值,比如中小城市非常普遍的电动车,以前都是1,2000块就能搞定,现在商家给它加装了定位,一键启动啥的,再弄个APP,价格一下子上7,8000,甚至过万,都快赶上二手小汽车了。
这种现象并不说明你手里的钱贬值了,而是人们的消费升级了,而表现出来的便是本币购买力的“下降”。
那未来几年投资什么最能保值呢?
1、房产。此前我在文章里提到过,都市圈的发展潜力以及人口流动,所以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,中心城市和不少热点二三线城市的房产依然比较有潜力。
2、稳健型投资。市场上比如固收类产品、指数基金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。有人说,收益那么低能跑赢通胀吗?
换做以前的话,或许这类投资并不受人待见,但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,市场波动在所难免,这时候稳健型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,毕竟投资的原则是保本,赚的时候,固收可以锦上添花;那亏的时候,固收的保值作用就比较明显了。
3、努力工作,投资自己。没有量级的理财,是毫无意义的。所谓的“月薪3000,如何理财?”等等都只是撸羊毛而已,这么点钱的收益只能赚个地铁费,早餐钱。与其整天捣腾这几千块钱,不如把自己打造成赚钱机器,远比那点收益要多得多。请记住:投资自己,是世界上唯一无风险、高收益的保本买卖。
|
|
|
|
|
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9-12-8 08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