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导航
(原标题:悲剧!杭州一商场店员好心给6岁男孩吃面包,孩子吞下一分钟不到就出事了,最后不幸身亡!)
8月14日晚8点多,杭州余杭一个6岁小男孩吃了一块面包,不小心呛入呼吸道,抢救无效窒息而亡。孩子母亲周女士说她怎么也想不到,孩子就吃了块面包,怎么就要了命?
事情发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万达广场负一楼一家叫“婵之云”的内衣店里。当时周女士和孩子姑姑在里面挑选内衣,三个孩子在店里玩。孩子姑姑说看到店员给了侄儿一块面包,孩子很快就吃完了。
店员小黄事发时,也在现场,“小孩自己想吃,我们同事也是好心,就给了他一块,面包还挺大的,他一口就塞下面包,吃下就噎住了。”

给孩子面包的店员是负责收银的姑娘,前天在派出所做了笔录。

“孩子就吃了块面包,脸色就不对了,像是要吐,他手在挥啊,大概是难受,不让碰他。”孩子姑姑说,“一分钟不到啊,侄儿就倒地上了,大小便失禁,流鼻血。”

现场人都吓坏了,赶紧打了120。孩子姑姑还在电话远程指挥下给孩子做心肺复苏,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。店员也慌了,一边打120,一边跑去商场服务台叫人帮忙。

大约20分钟后,120赶到现场,一边急救一边把孩子送往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,可惜孩子最终也没能救回来。

从医院了解到,孩子送来时心跳呼吸就没了,马上做了气管插管,插管过程中,通过喉镜看到,气管上方有一块食物堵在那里。初步判断可能是食物堵塞气管口造成窒息。

万达广场负一楼的婵之云内衣店,店员都是年轻女孩。

当问及当事女员工,一个员工说:我们生活上都是好朋友,她人很好,发生这样的事我们谁都没想到。

“当时孩子就在试衣间边上,噎住之后,他亲戚一直在做心肺复苏,孩子妈妈一直在边上哭……”一位目击者说。

浙大儿院耳鼻喉科主任付勇说,异物吸入属于婴幼儿多见急症,严重者会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。浙大儿院每年接诊异物吸入的患儿超过500例,最容易吸入气道的异物主要以坚果为主,其中排名首位的是花生米,其次是瓜子和山核桃仁。青豆等细小的豆类也非常容易被吸入气道。

应对异物吸入最有效的方法是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,也是目前抢救成功率最高的方法:利用冲击腹部——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,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,将异物驱除,使人获救。

自救具体做法如下:
1.对于成年人
病人取立位或坐位,救护者站或跪在患者身后,并将双手环绕在患者腰部,同时让患者弯腰头部前倾。
救护者一手握拳,使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。
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,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病人腹部。
反复快速拉压冲击,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。

2.对于婴儿
马上把孩子抱起来,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,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,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,让其脸朝下,趴在救护人膝盖上。
在孩子背上拍1至5次,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。

此外,该院医生提醒到,遇到婴儿的这类情况,千万不要胡乱采取措施,惯常的办法容易起到负面效果。
因为,小孩吞食的异物,一般都是卡在喉部,不是很深。这时,不要让他做吞咽动作或者老是去拍背,简单的拍背会让他吞得越来越深。

3.用于自救

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的方法中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,或稍稍弯下腰去,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,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,快速向上冲击。重复之,直到异物排出。

4.救助孕妇
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,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,姿势不变,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,注意不要偏离胸骨,以免造成肋骨骨折。


5.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
先使患者成为仰卧位,然后骑跨在患者大腿上或在患者两边,双手两掌重叠置于患者肚脐上方,用掌根向前、下方突然施压,反复进行。

温馨提示:
切忌在看似有气道梗阻表现,但仍然能说话和呼吸的人身上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。因为,此时的他,可能只是食道存在异物而非呼吸道,所以并没有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必要。
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病人后,千万不要以为没事了,要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症状、临床体征及意识变化。
如果突然患者感觉不好,需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评估其食道、心脏、主动脉损伤及其他可能的损伤。

举报 使用道具
| 回复

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9-8-16 16:34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

  • 抖音直播推流码最新获取方法抖音直播推流码最新获取方法
  • 最新抖音探房视频拍摄教程最新抖音探房视频拍摄教程
  • 网站超级VIP,尊享会员免费下载特权网站超级VIP,尊享会员免费下载特权
  • 微信裂变营销系统重磅上线,助力微信营销!微信裂变营销系统重磅上线,助力微信营销!
  • 五款实用的微信裂变营销软件五款实用的微信裂变营销软件

热门排行

会员推荐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
微信论坛|微信运营|超级VIP|标签云|注册声明|Sitemap|( 浙ICP备14044344号

GMT+8, 2025-1-22 08:30 , Processed in 0.190307 second(s), 35 queries .